海南日报记者李梦瑶 曹马志
6分钟,可以展示一个怎样的自贸港?
9月3日上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海南作为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省市之一,亮相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投资中国年”服务业扩大开放推介大会,向世界分享了来自自贸港的一系列服务贸易新机遇。
“海南连接中国内地和东南亚两个全球最活跃的市场,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推介大会上,来自海南省政府的有关负责人站上主席台,背后屏幕同步播放着一张海南位于“8”字形交汇点的照片,自贸港的区位优势一目了然。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至今,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的180多个自贸港政策文件落地生效,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全球市场要素正加速向海南集聚。
“磁吸力”究竟几何?推介大会上,海南亮出成绩单:过去5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63.5%,5年总额超之前30年总和;货物贸易年均增长23.4%;经济外向度提高15个百分点;经营主体增速连续41个月居全国首位。
将一组组数据掰开揉碎,会发现现代服务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以外资使用情况为例,2022年,海南现代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7.4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92%。
自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海南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来,我省深入探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开放路径,形成了一系列试点成果和创新经验——
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推出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引进跨境人才方面,在全国率先推出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进一步放宽境外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执业限制……
当天,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还发布了一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最佳实践案例,由我省提供的“构建多元化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工作机制”案例入选,该案例也是海南省唯一入选的“最佳实践案例”。
转眼,试点已满两年,发展势头正强劲的海南服务贸易,还能孕育出怎样的新增长点?
患者到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体验高科技康复设备,企业在中国银行海南分行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办理相关金融服务,外籍人才前往海口江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人才服务综合窗口办理业务;位于澄迈的海南生态软件园正成长为海南互联网产业新的集聚地……
会场右侧的一块巨幅展板上,几张照片讲述着海南聚焦金融、科技、健康医疗、教育、商务服务等领域,推动服务业开放取得的新成果。与之相呼应,海南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在进行现场推介时,同样重点推介了金融、生物医药、国际教育、旅游消费、数字贸易等领域的投资机遇。
“海南不断加快qflp、qdlp跨境资金进出‘高速公路’建设”“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将在今年12月底主线全线建成通车”“乐城先行区引进使用的特许药械已达341种,基本实现医疗技术、装备、药品与国际先进‘三同步’”……
一系列政策干货与利好消息密集抛出,引得参会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尽管留给海南的推介时间只有6分钟,但对于嗅觉灵敏的全球投资者而言,已是余味无穷。
原标题:海南参加“投资中国年”服务业扩大开放推介大会
责任编辑:杨子薇